#筆友計畫 03:這個月我們《吃土》 通信 / 家綺、宜瑾 Dear 宜瑾: 這次的回信問候,真是心有戚戚焉啊,要不是妳的提醒,我幾乎就要遺忘那天在將軍漁港與一盤蚵仔煎相遇的快樂。如妳所說,兩週的往返看似不長,卻常常在回信時發現早已時移事異,新的事物總是不絕地湧上,淹沒生活的思考與感受。但神奇的是,因為妳的來信,關於那天的一些感官記憶被重新召喚:甜甜的醬汁、勾芡粉漿的口感、夕陽的漸層色調、鹽田強勁卻不甚黏膩的風……於我來說,經驗的退潮可能不是因為未知變成已知(因為如果蚵仔煎再來一次,我想我還是會一樣快樂!XD),而是現代生活過度整飭與繁忙,牽引生活的約莫是行事曆與中原標準時間,許多事還來不及細細反芻,就被捲入下一個風尖浪口。所以,覺得可以因為思考信件內容而停下腳步,甚好。 進入正題,這個月我們不吃蚵仔煎,這個月我們《吃土》!(借志洋語XD 期待下周的演出)「吃土」是如此雙關的一個詞彙,既是創作意欲回歸到人與土地連結的意圖,也有生活窮途末路之意。文字有著意義上的歧異,但想來卻也隱然相接,前者反應了你們從過去一路田調與身體發展迄今的狀況,後者則呼應了近來重返山林的行動──現代生活為便利所換取的生態破壞、無法棲居的處境,進而以身為度地回到自然裡去碰觸並打開感官。你說走入山林「已經沒有純淨的身心回歸」(雖然關於「純淨」的狀態是什麼好像可以再多討論一些),讓我連結起疫情的此時大家期盼著「回歸日常」這件事,但我覺得就算再回去,也已不是過去的那個日常了,而是隨時得或戰或跑,與病毒共存而非消滅的心境繼續生活/修行。

#筆友計畫 03:這個月我們《吃土》
#筆友計畫 03:這個月我們《吃土》

#筆友計畫 02:相遇臺南-令人魂牽夢縈的蚵仔煎 通信 / 家綺、宜瑾 Dear 宜瑾: 寫信給妳的今天,烈日當空,很難想像妳回信那時(也才兩週以前),臺南暴雨數周,再不久前的六七月,後壁這裡則因大旱,田地處處乾涸皸裂,但也就轉瞬,便又被灌注成一池池過溢的水塘,插滿秧苗的平原被天空塑成沿海塭田,行經期間常有頓失方向的感覺。這個夏季特別感受氣候極端的來去,推著我不得不從上封信裡的更新世想像回到人類世的現實處境裡,拉圖 (Bruno Latour) 將全球氣候危機比喻為戰爭,那種迫切與危機性,約莫與妳所說的末日感相仿吧。 扯遠了真抱歉:p,一定是因為妳提及的奧運賽事在我的記憶中混雜著轟隆雨聲還有潮濕氣息,而烈日又出,緊縮心臟吶喊的賽事彷彿已顯得遙遠。但我對妳所提及的運動員身體和舞者身體的比較感到新奇且印象深刻,因為我在觀賽的過程中並沒有把兩者想到一塊兒,但經過妳的提醒,確實,兩者的身體都是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累積下變得精煉而敏銳、有力而準確。前者的身體更具有目標性,在一定的規則與時間下做出身體反應,以達輸贏的彼岸;而後者的身體比起明確的目標,更著重的似乎是運行的過程與軌跡,但是,後者要抵達的是哪裡呢?

#筆友計畫 02:相遇臺南-令人魂牽夢縈的蚵仔煎
#筆友計畫 02:相遇臺南-令人魂牽夢縈的蚵仔煎
壞鞋子舞蹈劇場

壞鞋子首演於2014年,至今累積 6 個作品,營運 200 坪排練場。 透過田野採集,長期發展「ㄢˋ」的身體語言,與土地共生共存。 壞鞋子現為國藝會Taiwan Top年度演藝團隊(2019–2021)